一群在舞台上传承时代精神的人,饰演着一群用行动践行时代精神的人。
由黑龙江省黑河市群艺馆创排的大型话剧《彩虹》,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中国力量与时代精神所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彩虹》讲述的是中方道桥公司总指挥赵天绪、道桥专家黎教授、黑河市委书记王书记、黑河市港务局凌局长、中方道桥公司项目部经理粱泽、中方道桥公司工长高志强及俄方道桥公司总指挥马克西姆、俄方道桥总设计师谢尔盖在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简称“中俄大桥”)建设中所发生的故事。
该话剧以时间为线索,用写实手法再现了2016年至2019年大桥建设期间,中俄双方紧密合作,攻克技术难关、战胜严寒洪水、建设者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用生动的情节、精彩的演绎塑造了建设者的群画像。表现了龙江人、黑河人的坚韧品格,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剧中赵天绪说,“我就是要将原来的灰色改成红色,让大桥的颜色像国旗一样展现在黑龙江的上空。”《彩虹》剧中最为关注的应该是中俄大桥建设者们在大桥的色彩运用上进行争执的一幕,经过讲道理摆事实说历史谈现实,最后俄方人员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中方将红色作为大桥桥身主色调的建议。因为中国人喜欢红色,那是中国精神的象征,那是革命的颜色、正义的颜色、图强的颜色、人民的颜色,是永久根植于我们内心最美的颜色。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彩虹》中的中俄大桥到底什么样?6月22日,记者来到黑河市一睹其风采。大桥就像一条天降的彩虹,飞架黑龙江两岸,完全可以用技艺精湛、匠心独具、造型精美、气势恢宏来形容,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天堑也能飞渡,人力巧夺天工”。
独倚江岸护栏,江风扑面,黑龙江水滚滚而下,仿佛在倾诉建桥人的艰辛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是啊,雄伟壮丽的大桥,实现了多少代人的梦想,沟通了千年阻隔,连接了两岸繁荣。
在我眼里,这座桥更像是一件写满了中国力量和时代精神的艺术品,其魅力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给予我们深刻启示,也给予我们无穷力量。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勤劳果敢、无惧生死的英雄黑龙江人,在与邪恶、与贫困、与自然斗争中产生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些黑土之魂,已融入每一位黑龙江人的血脉中。《彩虹》剧中,以忠贞报国、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国分忧等为内容的龙江四大精神无处不在。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剧中,无论是市委书记、大桥总指挥,还是八级电焊工,他们所展现的都是用一颗赤诚之心报效祖国,以己之力全身心投入;面对洪水来势凶猛,建桥人组织抢险队伍,在洪峰到来之前,清除淤堵,确保了战备梁的安全;在建筑材料上,中方不但研制出了合乎国际标准的水泥,几经周折、几经艰辛,终于研制出让俄罗斯专家信服的钢材;在大桥设计上,在中方建桥人的反复试验下,俄方人员改用了更能耐风的三角形结构;孙程远五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抢进度,建桥人没有了过年的概念。等等剧中推出的故事,展现了建桥人的高大形象,激励着演出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大家纷纷表示,话剧《彩虹》积极向上、令人鼓舞,让观众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这个时代需要薪火相传。《彩虹》那群不忘初心、一心为国的建桥人,对每位观众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都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他们的使命感、他们的英雄气,激励我们在奋斗中追逐理想、坚定信念。当下,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该剧无疑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党史课。
《彩虹》于6月21日至23日在黑河市连续上演3场,场场观众爆满。一位观众问编剧高长顺,剧中的故事怎么像真事一样?高长顺告诉他,剧中的每件事都是真事,并且就发生在你身边。这位年轻观众大呼:“唉呀妈呀,我的身边原来有这么多大英雄,我为他们骄傲,我以他们为荣,我得努力工作,为黑河做贡献。”
一位来自黑河市教育系统的退休教师李先生告诉记者:“建桥的时候,没事时我就去那里溜达,工人们没日没夜的工作,让人看了心疼,可他们却乐呵呵地说,国家信任咱们,咱们荣光。”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彩虹》的成功创排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可又有谁知道,这些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工人、农民、干部、教师组成的演员队伍,很多都是没上过台、没演过话剧的生手,这背后的努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据导演刘南、王艳君介绍,很多演员都是从一点一滴学起、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做起,有时一个动作需要几十遍上百遍的反复练习,仔细打磨。
记者了解到,在演出前两天,演员们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其它时间都在排练场。为什么演员们有如此的动力?原来他们已被剧中人物所征服。他们说,建桥人天不怕地不怕,勇敢面对困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壮举激励着我们,如果我们不把《彩虹》演好,我们就对不起为我们做出成就的建桥人,我们不但要演好,还要向他们学习,做一名出色的黑河人。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100分钟的话剧《彩虹》,没有观众离座,还有很多人表示太短了,没看够,意犹未尽。这源于韩云冬、乔国伟、蒋仁年、王兆明、张殿国、王钧、王华、李丹、李晓丹、王明浩、吕承义等几十位演员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还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及紧紧围绕使命担当所展开的剧情,深深打动和感染了在场的每一名观众,使得演出现场掌声阵阵。
来黑河市旅游的牡丹江市刘先生看了《彩虹》,他说,全剧通过引人深思的故事情节,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务实和奋斗,转化为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激励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部长狄恒表示,《彩虹》的精彩上演,让广大观众了解了大桥建设的背景、艰辛和不易,对代表中国力量的建设者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更充分地感受到时代精神所绽放出的时代魅力和现实价值。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彩虹》通过演员们的全身心投入,使得剧情声情并茂、出神入化,一场比一场扣人心弦,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让人心潮澎拜,仿佛把观众带入到大桥建设现场。特别是黎教授无惧生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感人画面,让观者无不落泪。
一位剧作家在评论这部作品时说,这是一部赞美劳动者、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满满正能量,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舞台作品。
经过中俄两国人民31年的努力,中俄大桥终于于2019年建设完成,其中发生的故事何止剧中所述。《彩虹》不负众望,用话剧艺术将建桥人顽强拼搏、不辱使命、肯于攻关、敢于担当的龙江精神进行了完美演绎。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正在强起来。《彩虹》无疑是对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赞美和讴歌。建桥人不屈服于困苦、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奋斗的一个缩影。高铁驰骋、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北斗飞天、天眼望远......这些成就都是中国人彰显中国力量、践行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正在中国梦路上奔跑的我们,急需激活奋进拼搏的精神能量,急需构成具有激励性引导性的艺术想象,急需唤醒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这个时代的真相,急需拾捡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珍贵故事。一位观众说,好几次泪水都止不住,激励人、感动人是这部剧带给他最大的感受。
该剧体现了中俄两国团结协作精神。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建造大桥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中俄两国建造者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此才有了造福子孙后代、让中俄两国人民为之骄傲的大桥。黑龙江两岸人民从此告别了有江无桥的困境。我想,这种精神应该继续发扬,并成为中俄两国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和支撑。
据黑河市群艺馆馆长甘秋敏介绍,《彩虹》以富有时代感的方式进行讲述,剧中人物以写实的艺术手法进行塑造,把大桥人的坚定信心和信仰、美丽心灵及精气神,深刻地融入观众心里。其艺术魅力蕴含于题材的思想性、历史性、叙事性之中,使得这部红色剧目成为黑河市向建党百年献礼作品。
演出剧照 黑河市群艺馆供图
我们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更渴望与英雄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剧中的大桥建设者们无疑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坚强不屈、无所畏惧的意志,是对中国力量的完美解释。演员们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时代化的塑造,使该剧闪烁出无限绚烂的光彩,从而有质感、有温度地传递深邃的精神力量。起到了启迪思想、振奋精神、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激励着中华儿女沿着民族复兴大道坚定地走向未来。
《彩虹》充分展示了建桥人的大国工匠精神,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中国力量。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奋进中一面永恒的旗帜,大桥的建设者们在行动中践行。《彩虹》剧组的演员们在舞台上传承。
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让我们心灵震撼!话剧《彩虹》让我们精神震撼!